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岛内青年拒当“炮灰”抵触服役,台媒哀叹可征兵员首次跌破十万 正文

岛内青年拒当“炮灰”抵触服役,台媒哀叹可征兵员首次跌破十万

来源:广州市嫩茶地址   作者:知识   时间:2024-06-02 05:29:39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谢昭】

“可征役男年年下滑”

据台湾“中央社”5月26日报道,炮灰台湾“国防部”表示,岛内抵触跌破受少子化影响,青年台“内政部”列管可征役龄男子(简称“役男”)预判,拒当今年尚有9.8万人、服役首度跌破10万人,台媒2031年将仅剩下7.4万人。哀叹台媒对此哀叹“年年下滑”。可征台军志愿役部队因为少子化、首次疫情、炮灰就业市场竞争以及福利待遇等问题,岛内抵触跌破“编现比”(实际人数与额定人数之比)也呈现逐年下滑趋势。青年

据台湾《联合报》介绍,拒当目前台湾兵役制度实行征(义务役)、服役募(志愿役)并行,台媒符合条件的役龄(18-36岁)男子都需要服兵役。其中备受争议的是义务兵役制度。上世纪90年代,台军各军种的义务兵役时限统一为两年。但由于社会各界的持续抵触,台湾当局于2008年与2018年两次缩短服役期限后,台军义务役男仅需要服役4个月。然而此举也遭到台军内部的强烈反对,认为在如此短暂的服役时间里,台军士兵能熟悉队列和简单的枪械操作就不错了,根本来不及掌握现代高科技武器的使用。多家美国智库也根据俄乌冲突中乌克兰方面的动员经验向台湾当局建议,需要保持数量庞大且经过充分训练的后备兵源“才能应对未来的台海冲突”。受此影响,台湾当局又宣布从2024年1月1日开始,义务役男恢复一年役期。


图为台军演习 资料图

台军义务兵役制度的反复,折射出台军始终摆脱不了兵源不足的困境。其中少子化是首要因素。今年2月,全台共出生9663人、死亡17462人。自2021年1月以来,台湾社会已经连续38个月“生不如死”。为解决少子化给台军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马英九当局尝试推行“全募兵”制,建立“小而精,小而强”的现代化军队。但在实际操作中台军发现,台湾青年普遍不愿意到兵营“受罪”。根据台“国防部”统计,2013年1月到12月,台军招募的士兵只达到目标的三成左右。在步兵和装甲部队,招募到的士兵比例甚至更低,分别为目标的4%和16%。正是因为“全募兵”制的尝试遇挫,如今民进党当局才试图通过恢复一年役期的义务兵役制度,至少保持台军的规模不要出现严重下滑。

近年来台湾青年的身体素质也在持续下降。2022年台湾“立委”庄瑞雄透露,当时已经体检的7.595万役男中,1.7844万人因为身体等原因“免役”,“等同4名年轻人中就有一人不用当兵”。为了完成征兵指标,台军近年来持续下调相关标准。2022年台军宣布提高“免役”标准,身高低于155厘米,BMI值(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超过35或低于15才能免除兵役。以身高170厘米的男子为例,想要“免役”的话,体重需要超过101.2公斤。这意味着“如果不是极胖,一般的胖子都得服兵役”。2023年,台军又宣布志愿役士兵的男性身高下限由158厘米放宽为152厘米,女性由155厘米放宽为150厘米。这也被岛内民众嘲讽为“抓完胖子抓矮子”。

同时,台湾当局近年坚持顽固的“台独”道路,导致台海局势持续紧张,也大幅增加了台湾青年服兵役的抵触情绪,视服役为畏途,拒当“炮灰”。

作战部队面临“无人可用”

兵员不足给台军带来一系列无解的难题。为了缓和岛内青年对当兵的抵触情绪,台军训练标准一松再松。台湾“风传媒”网站披露,自从蔡英文当局上台以来,台军的体测标准大幅下降,跑步合格时间普遍放宽1分到1分半左右,仰卧起坐合格标准也降低了1/3。至于台军日常训练中的“草莓兵”更为突出。就连美国《华尔街日报》采访时也对台军义务役的训练和准备程度感到“担忧”。这些台军士兵直言在训练时因为已经没有其他有用的事可以做,就看美军电影;还有士兵说自己花很多时间看书和画画。来自台中的一名26岁青年说,自己在4个月兵役期的基础训练,主要内容是扫树叶、移动备用轮胎和除草,除了射击培训,其他课程毫无意义。


“草莓兵”已成为台军笑柄

除了训练标准的持续降低,台军内部更担忧的是作战部队“无人可用”。依台湾“国防部”的规划,主战部队以志愿役为主,守备部队以义务役为主,主要派驻台湾本岛、外岛以及滩岸与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护等。然而根据台军相关报告,陆军步兵、炮兵、装甲部队,海军舰队、“海锋”大队、海军陆战队,空军导弹部队等第一线战斗部队的实际兵力均不及编制人数的8成。2024年度台防务预算书显示,台军士官长、士官、士兵人数将合计减少5142人,这些主战部队的可用人力明显下滑。而台军近年大量采购新型装备,则需要增加配套的人员编制,更加大了主战部队兵力不足的问题。例如台湾海军因为从美国采购100套“鱼叉”反舰导弹,“海锋大队”扩编为“海军制海导弹指挥部”,都已向台“国防部”提出增加人手的要求。

台当局原本希望新招的一年期义务役部队加入后可以补充作战部队的兵力。蔡英文宣称“当兵绝对不会浪费时间”,并举例称,台军已经将传统的刺枪术训练调整为近战格斗训练,并要增加“毒刺”防空导弹、“标枪”反坦克导弹、“红隼”火箭弹以及无人机等新式武器的训练,以符合现代作战的需求。但台军方人士坦言,“毒刺”导弹的单价超过2400万元新台币,“怎么可能让义务役士兵人人练习?”何况美国已经屡次推迟交付“毒刺”“标枪”等单兵导弹,即便交货成军,也必然会优先部署于台军主战部队,这些义务役士兵很难有机会接触“毒刺”导弹。

岛内学者揭仲也认为,台军志愿役部队主要负责作战任务,其人员短少对台军战力造成的损害,无论是武器使用还是作战经验,都远不是这些一年期义务役士兵可以弥补的。此外,台湾本岛可供地面部队进行基地训练的场地有限,连台军主战部队的联兵营都无法每年实施基地训练,由义务役组成的守备旅步兵营不太可能有机会在训练基地接受完整的战斗教练。

飞行员年底迎来离职潮

近日岛内网络论坛上出现一篇自称台空军现役飞行员发布的帖子,表示“基层压力已到临界点,接下来空军迟早会垮,自己宁愿赔钱走人”。尽管台军宣称“网络说法并非事实,民众要提防有心人士散播假讯息”,但岛内媒体接连爆料称,台空军飞行员短缺问题由来已久,今年年底还可能出现离职潮。

岛内媒体透露,台湾空军飞行员不足已经是老问题了。台湾地区立法机构的数据显示,台湾空军2011至2019年共仅新增21名飞行员。台湾中时新闻网称,愿意参加台空军的人本来就少,导致“台空军院校的录取分数最低”,在接受基本飞行课程后,还会淘汰其中很大部分。例如某一批次的受训学员在基本训练课程开始时有45人,结束时仅剩21人。台湾空军退役少将栗正杰称,按照现行的培训体制,台湾空军飞行员成为能驾驶F-16V、“幻影2000”战斗机的骨干时大概已经30岁,等到40岁就基本不再承担一线任务,因此“台空军战斗机飞行员一线作战也就六七年”。


台军F-16V战斗机也面临飞行员不足问题

为了改变台空军飞行员不足的问题。蔡英文宣布从2020年开始大幅提高“续服奖助金”,发放对象是服役超过14年、已可选择退伍的飞行员。这些奖助金一签5年,如果中途反悔退伍,必须退还已领款项。台媒透露,加上这些补助后,台军骨干飞行员的总收入已超过了台湾民航公司的副机长,因此过去4年台军飞行员的退伍比例相对稳定。但今年年底“续服奖助金”的5年协议到期,大批飞行员面临是否续签的选择。有台军官员透露,如今各大航空公司正积极招募飞行员,而解放军军机频频绕台,“台军一线飞行员非常辛苦,目前已有选择提前赔钱退伍的例子”。他表示,今年底台空军飞行员退伍的状况“不容乐观”。

栗正杰还提到,台湾从美国采购的全新66架F-16V战斗机即将陆续交付,这意味着额外需要补充超过100名飞行员,“人从哪里来?”台湾空军前副司令张延廷也表示,在两岸情势紧张之下,台空军资深飞行员频繁执行警戒或拦截任务,不但“生理心理上的压力很重”,而且还影响了新飞行员的培训。因为新飞行员需要资深飞行员带飞,而后者以作战优先,因此相关训练就只能往后延,这反过来又加剧了台空军飞行员短缺的问题。

责任编辑:胡淑丽_MN7479

标签:

责任编辑:焦点

全网热点